要说如何判断葡萄酒的真假,酒铺里的导购小哥总能给你列出一大堆方法,以证明他家的酒绝对是正品。
或许是近些年微信和支付宝的扫一扫功能太过于强大,“扫条形码”成了判断葡萄酒真假的最新形式。
那么问题来了,这神奇的条形码,到底能带给消费者什么样的信息呢?
1. 条形码能告诉我们什么?
图
大多数“鉴假攻略”都会告诉你,从条形码可以看出葡萄酒的原产地。这些攻略还会细心的告诉你,条形码的前二至三位是前缀码,代表产地,比如00至09代表美国和加拿大,690-695代表中国大陆,30-37代表法国等等。
然而,我国《商品条码管理办法》规定,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关合法资质证明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提供者,可以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
图
翻译成人话就是,随便你用原产地还是销售地的代码,反正有代码就是好代码。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进口葡萄酒的条形码是以69开头,这可不要诬赖酒商说是假酒。人家只是穿上了国产的衣服,内心还是一颗外国心啊!
2. 为什么有的葡萄酒没有条形码?
图
虽然在超市购物时,收银员都会对着商品的条形码“滴——”一下,可这真的不是所有东西都有条形码的。
欧洲物品编码协会(EAN)的法国网站就有相关解释:并不是所有的法国生产货品都需要申请条形码。况且,在国外有很多酒庄,葡萄酒年产量非常少,酒庄可能并不会为了它们单独申请条形码。所以,万一碰到没有条形码的葡萄酒,非说人家是假酒也是不可取的做法。
3. 扫条形码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吗?
图
其实也并不是这样。当你在购物时,随手拿出手机,对着葡萄酒的条形码扫一扫,有时会出现葡萄酒在线上电商的售价,甚至还直接给了链接。
虽然这种扫码app的准确性不一定太高,但也可以为你提供一下参考。当然,扫码app也属于第三方私人公司,他们愿意放上哪些酒的信息,怎么放信息,都是由人家说了算。既然能用Wine Searcher比价,为什么要听信这些扫码app的呢?
看到这儿有人肯定要说了,扫条形码不靠谱没关系,还有那么多鉴别假酒的方法,总能判断出葡萄酒是真是假。而在这儿,小编不得不泼一盆凉水,网络和朋友圈中盛传的那些“鉴假攻略”,很多都是不靠谱的。
1. 一张纸巾判断葡萄酒真假?
图
各种鉴别假酒方法中,以“纸巾鉴别”最为出名。传说,将酒滴在纸巾上,假酒色素颗粒大,水会先渗透开来,酒和水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分界线……
这话确实不假,可问题时,把真酒滴在纸巾上也是同样的效果!葡萄酒的颜色来自葡萄本身的色素,颗粒同样不小,在纸巾上依然渗透的慢。
况且,如今“三精水”式的假酒在国家严打的情况下已经不多见了,现在的假酒大多以次充好,从化学成分上讲,假酒和真酒几乎没有差别。这种“纸巾鉴别法”也该淘汰了。
2. 容量单位cl为真,ml为假?
图
从酒瓶上的容积单位就能判断葡萄酒真假?有人说,原装进口葡萄酒瓶总会用cl(厘升)作容积单位,而进口灌装酒和假冒进口酒会用ml(毫升)作容积单位。
可不管怎样,酒瓶上的容积单位都是可以压印的,既然都有人说标有cl的酒是真酒了,造假的人还会傻到将自己的酒印上ml的标签吗?
更重要的是,在欧洲国家,葡萄酒使用cl还是ml都是可以的,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依旧坚持用容量单位来判断葡萄酒真假的人,醒醒吧别骗自己了。
3. 瓶底深的才是真葡萄酒?
图
葡萄酒瓶底凹槽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有人说,原装进口的葡萄酒瓶底多呈锥形凹陷,且瓶底深部较厚,有利于收集沉淀。
但这种说法已经完全过时了。在葡萄酒酿造水平并不发达的时候,很多酒在陈年过程中会出现沉淀,这些沉淀会慢慢聚集在瓶底的凹槽中,于是陈年潜力越强的葡萄酒,其凹槽也会越深。
但在如今,葡萄酒在装瓶前都会过滤,保证它在货架期的稳定性。这样一来,瓶底的凹槽也没有了作用,与葡萄酒的质量、真假更没什么关系了。
其实,鉴别假酒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在几年前,国际上著名的康帝造假案震惊了整个葡萄酒圈。
一位来自印尼的华裔Rudy Kurniawan通过回收旧瓶、打印酒标、调配假酒等一系列措施,成功生产了一批包括45年康帝在内的老年份名庄酒。
这批假酒骗过了无数经验丰富的葡萄酒专家,大摇大摆的出现在拍卖会上,获利数千万美元。连这些葡萄酒专家都无法辨别的假酒,我们作为小小的消费者又有什么能力呢?
图
虽然,辨别假酒本身应是行业和执法部门的任务吗,不应是消费者该做的事情。但在如今的环境下,我们也只能尽可能规避风险,避免买到假酒。
知名的大众品牌、值得信赖的大经销商、可靠的销售渠道……这些能够保证葡萄酒质量和来源的渠道才是消费者购买葡萄酒时应该选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