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树是吴山村村民最大的财产。如今,村民正在通过对红枣进行深加工,探寻脱贫之路,但苦于没有技术支持,急切盼望专家指导村民酿造红枣酒。
吴山村是佳县有机红枣生产基地,但近几年由于天灾,红枣产量大降,品质提不上去,原来每斤三四元的红枣去年只能卖到三四毛钱。“吴山发展红枣产业几十年,村民最大的财产就是每家那几十亩枣树,如果现在放弃枣树,将是巨大的浪费。吴山要脱贫,还是要从红枣上做文章。”驻村干部吕波说。
今年,十来户村民开始尝试酿造红枣酒。5月27日,在村民薛利存家,红枣经过20多天发酵后进行蒸馏,一股带着枣香的白酒流进酒坛子里。“我这是第一次做酒,发酵了400斤红枣,预计能出200斤酒。”薛利存说。但说起酿酒,村民们没有经验。发酵时间、配料、温度、火候都是靠自己摸索,每家做出来的酒都不一样。村民们说,目前急需酿酒方面的专家给他们培训,将酿酒的工艺标准化。吴山村村干部表示,如果进展顺利,就准备成立合作社,将酿酒的设备集中起来办工厂,届时全村的人都能参与进来,吴山村整体脱贫也就有了希望。 华商报记者 杨宁